在Python中查找删除k个连续重复字符后的字符串的程序
在字符串处理中,有时我们需要删除一些连续出现的重复字符,例如将字符串”abbbaaaccc”中连续出现的3个”b”或”c”删除,得到”abaaac”或”abbbaa”。本文将给出在Python中实现该功能的程序。
更多Python相关文章,请阅读:Python 教程
方法一:遍历删除
第一种方法是遍历字符串,将连续出现的重复字符删除。具体实现如下:
def remove_duplicates(string, k):
if len(string) < k:
return string
stack = [] # 用栈来存储非重复的字符
for s in string:
if stack and stack[-1][0] == s:
# 如果栈中已有字符并且栈顶字符和当前字符相同,则增加计数器
stack[-1][1] += 1
if stack[-1][1] == k:
stack.pop() # 当计数器等于k时,弹出栈顶字符
else:
stack.append([s, 1])
return "".join([char[0]*char[1] for char in stack])
上述代码中使用了一个栈来存储非重复的字符。遍历字符串时,如果栈中已有字符并且栈顶字符和当前字符相同,则增加计数器;当计数器等于k时,弹出栈顶字符。
方法二:正则表达式
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实现。具体实现如下:
import re
def remove_duplicates(string, k):
if len(string) < k:
return string
pattern = re.compile("(.)\\1{%d,}" % (k-1))
while True:
new_string = pattern.sub("", string)
if new_string == string:
break
string = new_string
return string
上述代码中,我们使用了re模块中的compile方法来创建一个正则表达式对象。该正则表达式对象用于匹配连续出现k次及以上的字符。在循环中,我们不停地将string中所有符合该正则表达式的子串替换为空串,直到string不再发生变化为止。
两种方法比较
两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(n),其中n为字符串长度。但是,两种方法的空间复杂度不同。第一种方法中使用了一个栈来存储非重复的字符,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(n);而第二种方法只需一个字符串变量存储中间结果,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(1)。
示例
string = "abbbaaaccc"
k = 3
result = remove_duplicates(string, k)
print(result) # 输出结果为"abaaac"
结论
本文介绍了在Python中实现删除连续出现的k个重复字符的两种方法,分别是遍历删除和正则表达式。两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(n),但是空间复杂度不同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。
极客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