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Cython中为多维数组分配中间数组而不获取GIL
在本文中,我们将介绍使用Cython为多维数组分配中间数组的方法,同时避免获取GIL(全局解释器锁)。
阅读更多:Numpy 教程
GIL的作用及问题
GIL是Python解释器中的一个锁,它用于保护Python的内存管理。由于GIL的存在,一次只能有一个线程在解释器中运行Python代码。这使得Python在多线程处理CPython时效率低下。在多线程代码中,GIL可以使CPU无法100%利用。
使用Cython分配中间数组
Cythnon是一个C语言扩展,可以在Python中编写高性能代码。Cython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避免GIL的问题。
为了避免获取GIL,我们可以使用Cython的”with nogil:”关键字。同时,我们也需要在Cython中使用malloc来手动分配内存。
例如,对于一个二维数组A
的加法运算,我们可以这样写:
import cython
cimport numpy as np
import numpy as np
@cython.boundscheck(False)
@cython.wraparound(False)
def add_two_arrays(np.ndarray[np.float64_t, ndim=2] A,
np.ndarray[np.float64_t, ndim=2] B,
np.ndarray[np.float64_t, ndim=2] C):
cdef np.uintp_t i, j, N, M
N, M = A.shape
with nogil:
for i in range(N):
for j in range(M):
C[i, j] = A[i, j] + B[i, j]
return C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手动分配了一个二维数组C
来储存A
和B
的和。Cython会自动插桩到add_two_arrays()
函数的代码中,这样就可以确保函数在运行时避免GIL,并且可以顺畅地进行矩阵运算。
避免使用Python对象
在Cython中避免使用Python对象可以提高性能。Python对象需要GIL来进行互斥访问,因此会降低多线程处理的效率。
假设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列表来储存多个数组。在Python中,我们可以这样写:
import numpy as np
data = []
data.append(np.ones((100,100)))
data.append(np.zeros((100,100)))
result = 0
for arr in data:
result += arr.sum()
但是,这段代码会严重影响多线程处理效率。因此,我们可以将data
保存为一个NumPy数组,并使用np.concatenate()
将数组连接起来:
import numpy as np
data = np.empty((2, 100, 100))
data[0] = np.ones((100, 100))
data[1] = np.zeros((100, 100))
result = data.sum()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避免了使用Python对象,并显式地指定了储存数组的数据类型和形状。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和速度。
定义Cython类型
我们可以在Cython中定义一些常用的数据类型。这样可以优化Python中调用Cython函数的速度。
例如,我们可以定义一个Cython类型来储存Point类型的数据(x和y坐标值):
import cython
cimport numpy as np
ctypedef np.int_t npint
cdef class Point:
cdef:
npint x, y
def __init__(self, npint x, npint y):
self.x = x
self.y = y
@property
def point(self):
return np.array([self.x, self.y])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Point类型来储存Point类型的数据。使用Cython定义类型的好处是可以优化Python中调用Cython函数的速度,提高代码效率和性能。
总结
在本文中,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Cython为多维数组分配中间数组,同时避免获取GIL的问题。我们还探讨了避免使用Python对象和定义Cython类型的技巧,以提高Python代码的运行效率和性能。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在使用Python进行高性能计算时更好地解决GIL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