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ndas 统计特定值的出现次数
在本文中,我们将介绍使用Pandas包来统计特定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。这是处理数据时非常常见的一个操作,因为我们很可能需要知道某个特定的值在数据集中出现了多少次,以进一步分析它的分布规律、相关性等。
阅读更多:Pandas 教程
背景知识
在介绍具体的统计方法之前,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Pandas包中的基本对象和操作:
- Series:一维数据结构,类似于数组,并伴有序列名。它是Pandas包中另一个主要的类之一,我们可以通过Series来表达和处理一维数据。
- DataFrame:Pandas中最主要的数据结构。它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,其每列都称为一个Series。
- value_counts():用于计算一个Series中各个值出现的频率,返回一个以值为索引,以频率为值的Series。
使用value_counts统计特定值的出现次数
首先,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集,以便演示如何使用value_counts()方法来统计特定值的出现次数。如下所示,我们创建一维数据集,其中包含了0-4的随机整数。
import pandas as pd
import numpy as np
data = pd.Series(np.random.randint(0, 5, size=20))
print(data)
'''
0 4
1 1
2 2
3 4
4 2
5 4
6 3
7 4
8 3
9 2
10 4
11 4
12 0
13 4
14 3
15 2
16 1
17 1
18 1
19 0
'''
我们可以看到,该数据集包括了从0到4的整数,共20个数据。
接下来,我们使用value_counts()方法来计算每个值出现的次数。在该方法中,我们可以指定normalize参数,使其返回每个值的出现频率(默认为False)。
counts = data.value_counts()
print(counts)
'''
4 8
2 4
1 4
3 3
0 1
'''
我们可以看到,数据集中出现最多的值为4,出现了8次。而0出现的最少,仅出现了1次。此外,我们可以使用normalize参数将结果标准化,得到每个值出现的频率,如下所示。
freq = data.value_counts(normalize=True)
print(freq)
'''
4 0.400
2 0.200
1 0.200
3 0.150
0 0.050
'''
使用groupby()+size()方法统计特定值的出现次数
除了value_counts()方法,我们还可以使用groupby()+size()方法来实现针对特定值进行的计数统计。该方法需要先使用groupby()方法按照特定的值进行分组,再使用size()方法计算分组的大小。
下面,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数据集作为示例。该数据集有两列,分别代表姓名和性别。
data2 = pd.DataFrame({
"name": ["Tom", "Jerry", "Alice", "Elena", "Frank", "Eva", "Claire", "Lucy"],
"gender": ["M", "M", "F", "F", "M", "F", "F", "F"]
})
print(data2)
'''
name gender
0 Tom M
1 Jerry M
2 Alice F
3 Elena F
4 Frank M
5 Eva F
6 Claire F
7 Lucy F
'''
现在,我们需要统计所有名字含有e的人员的数量。首先,我们需要使用str属性中的contains()方法,筛选出名字中含有e的人员,然后使用groupby()方法按照性别进行分组,最后使用size()方法计数。
e_names = data2[data2["name"].str.contains('e', case=False)]
count = e_names.groupby("gender").size()
print(count)
'''
gender
F 3
M 1
dtype: int64
'''
在上述代码中,我们首先使用contains方法,case=False表示忽略大小写,筛选出了名字中含有e的人员,e_names即为结果。接着,我们使用groupby()将e_names数据集按照性别进行分组,并使用size()方法计数,得到每个性别中包含名字中含有e的人员数量。
总结
在本文中,我们介绍了Pandas包中用于统计特定值在数据集中出现次数的两种方法:value_counts()和groupby()+size()。在实际的数据分析过程中,我们可能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值进行计数、分组等操作。这些方法的使用非常简单,只需要了解Pandas包中的基本对象和操作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