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ckingQueue中的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及示例

BlockingQueue中的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及示例

BlockingQueue是一个多线程中常用的队列数据结构,它具有阻塞的特点,当队列为空时,获取队列元素操作会被阻塞,当队列满时,插入元素操作会被阻塞。BlockingQueue提供了一种解决多线程同步问题的简便方式,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就是其中之一。

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介绍

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可以返回当前队列还能够容纳多少元素,即队列的剩余容量。它是一个线程安全的方法,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。

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的源码如下:

public interface BlockingQueue<E> extends Queue<E> {

    /**
     * 返回当前队列还能够容纳多少元素。
     */
    int remainingCapacity();
}

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示例

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了解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的使用。

import java.util.concurrent.ArrayBlockingQueue;
import java.util.concurrent.BlockingQueue;

/**
 * 测试BlockingQueue的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
 */
public class TestRemainingCapacity {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// 创建一个固定大小为5的阻塞队列
        BlockingQueue<Integer> queue = new ArrayBlockingQueue<>(5);

        // 往队列中插入3个元素
        queue.offer(1);
        queue.offer(2);
        queue.offer(3);

        // 输出队列的剩余容量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队列的剩余容量为:" + queue.remainingCapacity());

        // 往队列中插入2个元素
        queue.offer(4);
        queue.offer(5);

        // 此时队列已满,再次尝试插入一个元素操作会被阻塞
        // ...

        // 输出队列的剩余容量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队列的剩余容量为:" + queue.remainingCapacity());
    }
}

上述示例创建了一个大小为5的阻塞队列,先往队列中插入3个元素,再输出队列的剩余容量,此时队列的剩余容量为2,因为队列的大小是5,已经插入了3个元素,所以剩余容量是2。接着往队列中插入2个元素,此时队列已满,再次尝试插入元素操作就会被阻塞。最后再次输出队列的剩余容量,此时结果为0,因为队列已满。

结论

通过上述示例我们可以看到,remainingCapacity()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取BlockingQueue中队列的剩余容量,它是一个线程安全的方法,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。在编写多线程程序时,使用BlockingQueue可以方便地解决同步问题,它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。

Camera课程

Python教程

Java教程

Web教程

数据库教程

图形图像教程

办公软件教程

Linux教程

计算机教程

大数据教程

开发工具教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