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ckingDeque在Java中的put()方法及其示例
在Java中,BlockingDeque是一个双端队列,具有阻塞特性,可以自动进行线程管理。它提供了put()方法来往队列中添加元素,并在队列已满时阻塞等待,直到队列中有元素被取走才能继续往队列中添加元素。
BlockingDeque的简介
BlockingDeque继承自Deque接口,具有普通的deque特性,例如可用于push、add、poll和remove等操作的方法。但是,BlockingDeque允许线程在队列为空或满的情况下阻塞,并且可以保证线程按照预期的顺序访问队列中各个元素。
BlockingDeque有两种不同的实现:LinkedBlockingDeque和ArrayBlockingDeque。前者是由链表实现的,后者是由数组实现的,它们都提供了阻塞功能。
BlockingDeque的put()方法
在BlockingDeque中,put()方法的作用是往队列中添加元素,并在队列已满的情况下阻塞等待,直到队列中有元素被取走才能继续往队列中添加元素。
下面是put()方法的定义:
public void put(E e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;
put()方法接受一个泛型参数e,表示待添加的元素。当队列已满时,put()方法会一直阻塞等待,直到队列中有元素被取走才能继续添加元素。如果添加过程中发生了异常,那么put()方法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。
示例代码
下面是一个使用LinkedBlockingDeque的示例代码,对比普通的队列,我们可以看到BlockingDeque在队列满的情况下,put()方法会一直阻塞等待。
import java.util.concurrent.BlockingDeque;
import java.util.concurrent.LinkedBlockingDeque;
public class BlockingDeque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BlockingDeque<String> deque = new LinkedBlockingDeque<>(2);
Runnable producer = () -> {
try {
deque.put("a");
System.out.println("第一次加入元素a.");
deque.put("b");
System.out.println("第二次加入元素b.");
deque.put("c");
System.out.println("第三次加入元素c."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;
Runnable consumer = () -> {
try {
Thread.sleep(2000);
deque.take();
System.out.println("第一次取出元素.");
Thread.sleep(2000);
deque.take();
System.out.println("第二次取出元素.");
Thread.sleep(2000);
deque.take();
System.out.println("第三次取出元素."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;
Thread t1 = new Thread(producer);
Thread t2 = new Thread(consumer);
t1.start();
t2.start();
}
}
上述代码创建了一个LinkedBlockingDeque,并通过两个线程,一个是生产者,一个是消费者,来进行元素的添加和取走。程序中我们使用了两个Runnable对象,其中producer线程会往队列中添加三个元素,而consumer线程则会在等待2s后取出队列中的三个元素。
在执行该程序时我们可以看到,当队列满的时候,put()方法会一直阻塞等待,直到有元素被取走,才能继续添加元素。输出结果如下:
第一次加入元素a.
第二次加入元素b.
第一次取出元素.
第三次加入元素c.
第二次取出元素.
第三次取出元素.
结论
在Java的BlockingDeque中,put()方法是往队列中添加元素,如果队列已满,则会阻塞等待,直到队列中有元素被取出才能继续添加。通过使用BlockingDeque,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线程间的通信和协调,从而有效地提升程序的性能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使用put()方法时,需要考虑队列容量和线程安全性等问题,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。